岂能拿翻译凑文章

2 09 2007年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日发表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兵的文章《穿行在科学发现的历史丛林中——伦敦科学博物馆撷英》。此文据说收入新近出版的刘兵著《剑桥流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我没见过此书,不知在书中是否有改动,这里根据的是《中华读书报》刊登的版本。

   
这篇文章,据称是刘兵教授在伦敦用半天时间,“极为粗略地、走马观花式地匆匆在科学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走上一圈”后,对伦敦科学博物馆中“若干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的东西”的介绍。我们也许会感到奇怪,在如此匆忙的参观之后,何以能对其中某些展品记得这么牢,甚至连年月都记得清清楚楚?感谢互联网,让我们不必亲到伦敦,也能在网上参观伦敦科学博物馆(http://www.sciencemuseum.org.uk/on-line/mmw/index.asp)。刘兵声称给他留下较深刻印象的东西,其实就是该网站重点介绍的展品,而他那些“印象记述”,大部分是该网站对展品所做的介绍的翻译,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有的地方还翻译错了。我们用该网站的资料,也可以写出一篇类似的“印象记”,而且如果英语水平胜过刘兵教授,效果只会更好。

   
下面从刘兵文章中摘录几个例子做为证明。
   
“就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第二年,1896年,英国就有了第一篇关于X射线的报告。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名叫雷诺兹(Russell
Reynolds)的人的兴趣。在他的父亲,以及朋友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也是阴极射线现象的开创性研究者)的参与下,他于同年制成了在这里展出的那套X射线装置。1938年,他将此装置捐给了科学博物馆。雷诺兹也是放射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后来一直都在从事这一领域的专业研究。”

   
这是对伦敦科学博物馆网站如下介绍的翻译:
    “Russell
Reynolds was enthused by the first British report of the discovery
of X-rays in January 1896, and set out to build his own X-ray
apparatus. While still at school and working with his father, John,
a general practitioner and a friend of William Crookes (also a
pioneer investigator of cathode-ray phenomena), he completed the
apparatus within a year. …By donating this set to the Science
Museum in 1938, Reynolds made a claim to be considered a pioneer of
radiology, the profession to which he had devoted his life.”
   
由于对英语语法结构不熟悉,刘兵译错了几个地方。原文说的是:在1896年1月,英国首次报道了(伦琴)对X射线的发现;刘兵给看成了英国在这一年有第一篇关于X射线的报告。原文说的是:雷诺兹与其父一起工作,其父是克鲁克斯的朋友;刘兵给译成了克鲁克斯是雷诺兹的朋友,并参与该项工作。

   
“这里展出的一件体积比较庞大的装置,就是在1937年制造的百万伏粒子加速器。按照说明,它可以产生加速粒子所需的125万伏的高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被用来研究铀和钋的性质,为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贡献。”

   
这是对下文的翻译:
    “The machine
here is the cascade generator, built by Philips of Eindhoven and
designed to produce the high voltage (up to 1.25 million volts)
required to accelerate the particl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machin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uranium and
plutonium 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Manhattan Project which
manufactured the first atomic bombs.”
   
有一处译错:原文说的是“产生加速粒子所需的高压(可达125万伏)”,而不是非要125万伏不可。

   
“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成功地将一系列无线电信号传过了大西洋。在此试验中传输的信号,是由一个被称为‘意大利海军’探测器的小装置收到的。这里展出的,就是在那个著名的日子里所用的两个小装置之一,而且很可能是实际探测到了历史性信号的那一个装置。”

   
这是对下文的翻译:
    “On 12
December 1901 Guglielmo Marconi successfully transmitted a series
of signals across the Atlantic, from Poldhu in Cornwall to Signal
Hill, Newfoundland, heralding the birth of transatlantic
radiocommunication. The signals (a succession of three morse dots,
forming the letter ‘S’) were picked up by a tiny device known as
the ‘Italian Navy’ detector. This is one of two in use on that
famous day, and might well be the actual one that detected the
historic signals.”
   
有一处望文生义,译错了:那次发射的是一组由3个莫斯点组成字母“S”的信号,而不是“一系列”信号。

   
这种文章,只要读得懂英文就可以写,又何必是“科学史的研究者”、“物理学史的教学研究者”(刘兵在文中的自谓)?像这样翻译外文资料,拼凑起来就当成自己的文章的,在当前中国学界,是并不罕见的现象。诚然,写普及性文章,不必像学术论文那么严格,可以参考、引用别人的资料,甚至也不必一一注明资料的出处。但是应该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复述,而不能够照抄、照翻。如果是翻译,不仅应该说明出处,而且应该把翻译的部分用引号括起来。把整段整段的翻译当成自己的创作,与抄袭无异。

2003.7.20.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